科研简报:丁晓茜课题组发现脑电微状态D是高习惯性睡眠效率大学生的主观睡眠质量的脑标志物
- 作者:37000cm威尼斯
- 2024-03-06
丁晓茜课题组考察了大学生静息态的脑电微状态D类与主观睡眠质量间的关系,以及习惯性睡眠效率在二者关系间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6月29日发表在SCI期刊《Brain topography》上,该期刊为脑科学领域国际核心期刊。
主观睡眠质量是个体主观的睡眠感受,然而患自闭症或精神障碍的人经常在口头表达他们主观的睡眠质量方面遇到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非语言性且方便的大脑特征来评估主观睡眠质量。61名大学生填写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并采用闭眼静息态脑微状态D类评估大脑状态特征。结果显示,脑电图微状态D类出现频率与主观睡眠质量呈正相关,高习惯睡眠效率组D类微状态的出现频率与主观睡眠质量显著正相关,而在低睡眠效率组中这种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无法有效描述其主观感受的自闭症和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评估提供了大脑特征。
Ding, X., Cao, F., Li, M., Yang, Z., & Tang, Y. (2023). Electroencephalography Microstate Class D is a Brain Marker of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gh Habitual Sleep Efficiency. Brain topograph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